藏区学子旦增赤列的汽修梦
今年20岁的旦增赤列,是四川万通汽修学校仅有的几名藏族学子之一。18岁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来到一个叫做四川的地方,虽然那里的火锅十分出名,那里的风光也十分秀丽。高中毕业后,成绩不太理想的旦增赤列无缘理想中的大学,不想再经历痛苦高三的他坚决不愿复读,早早便与父母商量好,要到拉萨找一份工作,希望开辟出全新的事业天地。
不过,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亦没有令人艳羡的文凭,旦增赤列在西藏的求职之路并不算顺畅,以他当时的条件,能找到的工作除了销售就是服务员。虽然,在拉萨有亲戚照应,但是旦增赤列的求职道路却并没有一帆风顺,从超市促销到饭店传菜员、再到酒吧门童,旦增赤列做过无数工作,无一例外都是辛苦且工资不高的岗位。
学在万通:藏区学子旦增赤列的汽修梦
后来,旦增赤列在四川一家火锅店找到了一份月薪2500元的工作,虽然仍旧是服务岗位,但旦增赤列却干得很用心,那时候的他并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会到火锅之乡,会远离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远赴四川学习专业技能。真正的人生转变是在2013年,日喀则就业局为进一步推进日喀则教育的全面发展,帮助贫困生顺利走上就业道路,因此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技能扶持项目,选派一批优异的贫困学子赴外地学习职业技能。
旦增赤列便是其中一名选派生,据他所述,当时政府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学汽修,一个是学厨师。经过与家人的讨论,他们纷纷认为学汽修更有出路。尤其是旦增赤列的爸爸,作为一名常常跑外地运输的商人,深知汽车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以及汽车后服务市场在西藏地区的发展前景,因此,几乎是毫不犹豫的,旦增赤列选择到四川万通汽修学校学习汽修技术。
在万通的学习生活
虽然,四川人麻辣的个性以及口味起初让旦增赤列有些不适应,但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心怀事业梦想的旦增赤列很快便融入了新环境,并找到了汽修学习的方法。学校独特的"理实一体化"实战教学方式让旦增赤列面对复杂难懂的汽修理论知识时能够快速理解,而实训过程中严格的"6S管理模式"则让旦增赤列感受到了浓郁的企业化氛围,这些都让他的技能水准和素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现在,正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旦增赤列,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他告诉记者,毕业后他将按照与政府的协议,回到家乡西藏支援家乡的发展,不过掌握了专业汽修技能的他,也将在汽修行业中继续探索,他希望自己能够在企业中不断夯实自己的实操技能,紧紧抓住家乡"车多人才少"的发展机遇,尽早实现自己的汽修事业梦想。
下一篇:为梦前行 岳林宋的曲折汽修路
上一篇:大学与职校文凭与技术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