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潮提前 学技术家门口也能“捞金”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在中国,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现象由来已久。每到年初,便有大批农民工群体涌向北、上、广以及其他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而到年终岁尾,农民工们又成群结队返乡探亲。这种“年初而往,年末而返”的务工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农民工群体的标志。
然而,随着内陆经济的腾飞以及沿海经济的下滑,不少农民工选择回乡谋发展。今年,农民工的返乡潮更是提前出现,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据相关专家分析,今年的返乡潮,是近几十年来都较为罕见的,但不论如何罕见,毋庸置疑,农民工的返乡却是长期趋势。“且随着产业的专业,农民工多了很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收入也不比沿海地区低。这是导致农民工集体返乡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民工返乡 在家门口也能“捞金”?
不过,与08年的大批量返乡潮不同的是,今年额返乡目前只在局部和个别行业出现,返乡的人群也多集中在大龄和低技能人士。因而,可以预见的是,由于技能的缺乏和年龄的限制,这部分返乡农民工将在就业上受到很大的阻力,回乡发展未必能一帆风顺。
那么,返乡农民工如何在家门口谋发展呢?成都万通就业指导专家表示,任何人要想在行业中有所发展,都必须具备核心的职业竞争力。“掌握一门社会紧缺的热门技术、或者学习一门实用的外语,都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余再江和班主任朱老师
四川南充市的黎崇辉也是返乡潮中的一员。对于返乡的原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以前沿海城市工资高,所以都愿意往外走,而现在家乡也很多企业入驻,工作机会也不少。但是我想对于绝大多数在外务工多年的农民工而言,是绝不愿意一生都一成不变地在车间枯燥度日的。我们返乡发展,一方面是想赶上家乡经济腾飞的好时候,另一方面则是想转变一下思路,获得更好的发展。”
对此,记者也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返乡的农民工群体中,虽然仍旧有一部分人群返乡之后仍从事着类似的工作,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技能的重要性,并在技能领域中摸索出一些“门道”。
来自贵州的余再江少年时便随着同乡远赴杭州打工,小小年纪的他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在长达7年的打工经历中,他打过零工、做过厨师学徒,但终究一无所成。后来余再江意识到了技术的重要,并扎根杭州潜心学习美发技术。在初期,这么理发的手艺也的确给余再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然而随着美发市场的竞争加剧,余再江不得不思量着转行。
经过缜密的思考与分析,余再江后来将目光定位在了汽修行业。为紧抓机遇,余再江果断来到成都万通汽修学校学习专业的汽修技术。在他不懈的努力与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余再江不仅掌握了精湛的技艺,也练就了不俗的职业素养与管理能力。2011年,毕业后的余再江创办了江南汽车装璜装饰有限公司,成功缔造了“毕业即创业”的传奇经历,也成为了令众多就业无门的求职者向往和膜拜的优异典范。
中工网链接地址:http://acftu.workercn.cn/c/2012/11/14/121114020410895254049.html
下一篇:预祝万通汽修教育新专业研发圆满成功